夏日来临,天气日渐炎热,不少人因为气温太高而感到身体不适。大多数人在夏天都容易中暑,那么,中暑有何症状?又该如何缓解中暑?
中暑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渐进的。
1、先兆中暑症状
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轻症中暑症状
体温往往在38度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如及时处理,往往可于数小时内恢复。
3、重症中暑症状
顾名思义,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如不及时救治将会危急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
(1)热痉挛症状特点:多发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钠浓度急速明显降低时。这类中暑发生时肌肉会突然出现阵发性的痉挛的疼痛。
(2)热衰竭症状特点:这种中暑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症状特点:这类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样,是因为直接在烈日的曝晒下,强烈的日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脑细胞受损,进而造成脑组织的充血、水肿;由于受到伤害的主要是头部,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不适就是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4)热射病症状特点:还有一部分人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缓解偏方
以下偏方可缓解中暑。减轻痛苦。
新鲜薄荷方
【原料】 新鲜薄荷30克,大米60克,冰糖20克。
f制法】 先将薄荷加水煎汤,待其冷却,再用大米煮粥,快熟时加入冰糖、薄荷汤,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每日两次。
【主治】中暑。
鲜竹叶方
【原料】 鲜竹叶lO克,鲜薄荷叶2克,绿茶5克。
【制法】 将鲜竹叶、鲜薄荷叶、绿茶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用法】 量随意。
【主治】 中暑。
苦瓜方
【原料】 苦瓜1个,绿茶适量。
【制法】 将苦瓜上端切开,去瓤,装入绿茶,把苦瓜挂予通风处阴于。取下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匀。每服10克,以沸水冲沏,代茶频饮。
【用法】 每El一次。
【主治】 中暑发热、IZl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青竹叶方
【原料】 青竹叶1把,鲜藿香叶30克,茶叶10克,青蒿15克。
【制法l 先将竹叶、藿香、青蒿三味加水煎汤,取汁冲沏茶叶,代茶饮用:
【用法1】 每日一剂o
【主治】 中暑高热、汗出、口渴、烦闷、恶心、呕吐等症。
来源网络,医药梦网搜集整理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