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卫生 > 医务动态
妇女保健学科带头人之一华嘉增:妇幼卫生发展的探索者、先行者、见证者、践行者
2021.06.25来源:文汇报

  华嘉增,上海市***妇婴保健院原副院长、我国妇女保健学科带头人之一

  我1950年进入上海市***妇婴保健院工作,至今已70余年,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从普及新法接生到推广住院分娩,再到首创孕产妇系统保健和管理,从以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到以保护母婴安全为中心的转变,从三级妇幼保健网到规范妇幼保健制度与体系建设等。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和国家妇幼卫生健康方针政策,通过探索研究、先行实践、形成制度、全面推广,为上海和全国妇幼保健事业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从普及新法接生为始

  助产妇拥有更健康的分娩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即使是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科学的产科服务也未能普及,应用新法接生处理的产妇仅占50%左右,1949年上海孕产妇死亡率也高达320/10万,新生儿死亡率为20.7-40.5‰。民间甚至将妇女生孩子比作“一只脚在棺材里,一只脚在棺材外”。

  我院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的上海市立妇婴保健院,也是全国***早成立的三个省市级妇婴保健院之一。当时医院的主要工作是普及新法接生,加强对区内联合妇幼保健站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妇女生孩子由区里联合妇幼保健站负责接生,发生难产等问题时,都由区妇幼保健所负责转到我院处理。

  当时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大出血和产褥感染等新问题。加强消毒隔离、预防感染和产科出血,迫在眉睫。由于政府十分重视、产科学界非常努力,上海普及新法接生、提倡产妇住院生产,得到很大进步,1956年上海的住院分娩就达到了普及。

  1956年3月,我参加了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天坛举办的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妇幼卫生行政干部训练班。在这个训练班上,包括苏联在内的培训专家,都非常强调住院分娩的无菌操作,包括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等措施。我回上海后,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做了传达,一妇婴带头建立了一套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1996年,一妇婴开始推行人性化产科服务,引进“导乐”陪伴分娩,将产时服务模式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回到以产妇为中心的轨道上。此后,一妇婴逐步开展家庭化分娩,产科的设置以“三合一”替代过去流水作业式的分设待产室、产房和休养室,家人和导乐能始终陪伴在旁,帮助产妇拥有一个更短、更容易、更健康的分娩过程。

  以保健为中心

  坚持临床和保健相结合

  办院之初,医院便定期组织妈妈会、儿童会,在门诊、病房等地张贴宣传墙报,进行孕产期保健宣教;每位孕妇产前检查结束后,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指导。我们做这些事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群众中流传的封建迷信思想和不卫生不科学的习惯,从而主动接受科学的医疗服务和指导。

  那时,全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时任上海***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王淑贞来我院参观后由衷赞扬,保健院突出以保健为中心,和产院就是不一样。我还曾参加各种医疗队,下农村、进工厂、下里弄……,为的就是将先进的妇幼保健知识传播得更广更远。

  1978年,我被调到上海市卫生局任妇儿处处长。当时,我做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重建上海市三级妇幼保健网,建立了孕产妇保健的各项常规制度。怀孕是个连贯的过程,要想保护母亲和孩子,必须全过程地加以呵护和观测。

  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孕产妇系统保健”概念,创立了孕产妇联系卡(后改为孕产妇健康手册),以上海为试点形成规范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后又推广至全国,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70多年来,在全市妇幼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持续推进妇幼保健工作。随着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的覆盖、妊娠风险预警制度的建立、上海市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及网络的建设……上海市孕产妇死亡率已达到国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在妇幼卫生工作推进过程中,早产儿、新生儿救治同样备受关注。

  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一妇婴便启动了早产儿护理研究,率先在院内为早产儿收集母乳、建立母乳库等,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至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早产儿护理规范,还受卫生部委托,举办全国性的***期早产儿护理培训班。

  此外,我院还开展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研究。石树中医生被誉为“新生儿窒息之父”,他成功研制新生儿喉镜,并将新生儿气管插管技术推广应用,使得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率大幅度提升。一妇婴建院60周年时,他还推出创新型单手操作新生儿复苏器。

  提升妇幼卫生专业学科建设至关重要

  解放后,上海妇幼健康保健是经历了恢复重构、建设发展与探索创新发展,虽有起落,但自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医疗、防疫、妇幼被列为卫生工作的三大支柱,妇幼卫生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展,建立全国三级妇幼保健网,训练老法接生婆、普及新法接生、推广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迅速下降,成绩斐然。

  1991年,原国家卫生部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医学院设立妇幼卫生系。我国***个高等医学院妇幼卫生系在同济医科大学成立。此后,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等相继建立了妇幼卫生系(专业)。

  一些省属医学院创办了妇幼卫生大专班,许多地方开展了中专在职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妇幼卫生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当年,我就开始组织编写《妇女保健学》,2005年和2006年又编写了《妇女保健新编》的***版和第二版,2010年编写的《现代妇女保健学》出版。

  在原国家卫生部的支持下,以一妇婴为基地,不断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妇女保健培训活动。1983年,一妇婴被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妇幼保健培训及研究中心,1984年又被列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妇幼保健培训中心。如今,在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实施与行动计划指引下,我们有信心、有基础,通过上海全体热爱妇幼保健事业的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继续做好妇婴健康的守护人,上海妇婴保健事业也一定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